个人中心
部门乡镇街道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两地党政共发力 百户同心创和谐
字号:

翠里乡南岑村全村人居环境净洁美化,村内和谐稳定,逐步成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团结共建”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在有“两省一寨”之称的南岑村乌英苗寨,居住有广西居民104户529人,属党鸠村乌英屯;有贵州居民41户197人,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六组。全寨以苗族为主,是苗瑶杂居交融的村寨。近年来两省(区)居民一直插花式居住,一体式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两省一寨”,被誉为“边地的纽扣”。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广西特色民族村寨”“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屯”和“黔东南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南岑村以“两地党政共发力,百户同心创和谐”为创建主题,群策群力,携手奋进,为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提供了重要范式。

一是强化基层治理,多管齐下丰富民族团结创建载体。2016年由广西融水县委组织部和贵州从江县委组织部共同发起,组建了乌英屯桂黔联合支部,联合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建强一支队伍、编好一张网格、完善一套制度、成立一个基金、开展一次表彰“五个一”为抓手,在加强基层治理,提高村民自治和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建强一支队伍。联合党支部选优选配党性强、作风正、威望高、有党务经验的党员充实到党支部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村级事务全面发展。联合支部强化“三会兴屯”和共产党员作用,以“三会兴屯”成员为骨干,牵头制定完善相关方案、相关制度、成立相关基金、牵头开展评比表彰等。(二)编好一张网格。以党员户为中心,在周边就近选择10户左右的农户,建立责任片区和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三)完善一套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防火公约、民族团结条约等,加强基层治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群众认可、执行力强的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四)成立一个基金。成立乌英屯民族团结共建基金,采取“向上争一点、群众捐一点、社会帮一点”等方式筹集资金,由“三会兴屯”中的公共事务理事会管理,公共事务监事会监督。(五)开展一次表彰。制定评比表彰方案,每季度或每年开展一次评比表彰,对在清洁卫生、村寨防火、移风易俗、子女教育、信访维稳、乡村振兴重点是民族团结做得好的片区(或个人)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使用民族团结共建基金),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机制运作,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卓著,成为点亮黔桂省际边界的重要典型。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文化传承提升民族团结创建水平。近年来,在融水、从江两县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南岑村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引导下,利用“双语双向”学习培训为平台,将苗歌与古诗词结合起来,让本就含蓄隽永的苗歌成为了教育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媒体,也让外面更多的人看到了两种文化的交相辉映。在两省(区)妇女联合会、关工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和示范带动下,全寨男女老少积极投身入卫生保洁、村寨防火宣传、消防演练和庭院美化等众多公益行动之中。联合支部先后开办了妇女普通话培训班、苗族刺绣技能学习培训班等230期次共8000多人次。每年组织开展的桂黔两省少数民族妇女刺绣技能大赛、“缘来有你,共创未来”黔桂团委两省青年联谊交友活动等,为促进两省(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南岑村乌英寨全年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燕子节、“努卯”、过社、清明、“四月八”、新禾节、苗年,还有忌雷习俗等。从2021年开始,乌英苗寨的苗年又叠加了一个节日——亮布节。为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联合党支部以节为媒,以活动为载体,请乡政法委、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到村开展法制讲座或法制集中宣传,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同时,采取院坝会、小组会,由包村干部、乡村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块、家庭开展普法宣传和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宣传,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政策知晓率,自觉做遵规守法的好公民和倡导文明新风的排头兵。

三是强化政策倾斜,感恩行动筑牢民族团结创建基础。2022年6月18日从江县发生特大洪灾,广西籍的乌英联合支部书记梁成张就率领全寨老小手持锄头铁铲,依靠人力清除了近百米长的塌方土石,挖通了通向南岑大寨的路面,还组织群众参与民宿建设7户共56个铺位,初步形成2条观光线路,并以“亮布节”为载体形成了乌英苗寨亮布一条街(巷),使全寨140多户700多人从中受益,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源于南岑村乌英寨两省(区)群众自古插花式居住,互嵌式建房。在修建学校时,贵州出地,广西出钱,两省(区)学生同堂上课,同时享受两省(区)的营养餐等普惠政策及其他形式的社会捐赠与关心关爱。在脱贫攻坚期间,从江县为全寨居民解决了用电照明,硬化通组路到上寨,广西政府部门也把“住房保障”政策覆盖到乌英苗寨40余户贵州籍群众,统一按照“顶不漏雨、墙不透风、门窗完好”标准对全寨的所有住房进行修葺一新,为每一位贵州群众接通了自来水,同时还利用传统村落资金为全寨修建了消防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文化活动场地等,长期组织开展“双语双向”学习培训,使乌英苗寨的两省(区)群众都同等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在乌英,“一家有事百家帮”由来已久。近年来,两省(区)居民更是常态化吃饭同桌、唱歌同声、做事同步,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023年5月,从江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等14个单位作为2023 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参评对象向州民宗委推荐报送。

2023年7月,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在州民宗委参评环节中脱颖而出,成为从江县推荐的14个参评单位中,被州民宗委向省民宗委推荐的从江县3个参评示范单位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