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从江县紧紧围绕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立足“桥头堡”优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狠抓招商引资,通过四个强化促进主导产业实现四个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稳步纵深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推动主导产业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协主席为组长的从江瑶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从江县县级干部联系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目标企业和服务重点项目工作方案》,明确23名县级干部负责联系对接46家与我县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大湾区目标企业和26个重点产业项目;组建了4支驻外招商小分队常年驻点广东佛山、浙江杭州、湖南长沙和重庆市,围绕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加工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截至目前,成功签约了湖南青蓝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肌因肽克(广州)生命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等11家关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加工的企业,投资规模达10亿余元。
二是强化精准招商,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和大湾区产业转移需求,针对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项目少、企业规模小等问题,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精准编制了12个主导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规模62亿元,不断强化驻外产业招商与县内产业招商工作衔接。今年来,县党政主要领导赴省外招商活动21次(含视频“云招商”5次),共拜访企业426家,“请进来”考察68批次280多人次,新引进重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34个,投资总额39.9亿元,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26.4亿元。吸引国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黔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广东创联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弘荔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肌因肽克(广州)生命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前来考察洽谈项目投资合作意向,目前各项目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部分项目近期将陆续开工建设。此外,成功举办贵州省水果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暨招商推介会,引进项目2个,投资总额1.8亿元。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桥头堡”政策文件,用好佛山市南海区帮扶机遇,打造主导产业转移承接载体,推动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项目、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康养园项目、百香果全产业链产业园(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从江县淫羊藿产业全产业链项目、贵州康旅食斛开发有限公司铁皮石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11月24日,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项目举行首批入驻集中签约仪式;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康养园项目按盘活要求时限有序推进;百香果全产业链产业园(农特产品集散中心)项目已建设完成;淫羊藿初加工厂正在新建,已完成原料基地建设1.2万亩,完成投资1.8亿元;预计建成后总投资1.2亿元的铁皮石斛组培育苗中心和新建种苗驯化大棚、铁皮石斛精深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启动实施。
四是强化品牌培育,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依托境内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用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瑶浴”、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鸭”生态复合系统,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江香猪、从江香禾糯、从江稻花鱼等世界级和“国字号”品牌声誉,全力打造以康养为主的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通过积极推动中药材认证,通过省级认证的品种4个(“贵同箭叶1号”“贵同箭叶2号”“黔藿1号”“贵同柔毛”淫羊藿);积极推动商标注册,完成创建并注册商标4个(“从瑶”牌瑶药系列瑶药、“摆翁瑶浴”瑶药、“阿珍嫂” 铁皮石斛、“康源食枫” 铁皮石斛);此外,争取中国贸促会支持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积极申请注册“从江瑶浴”地方集体商标。据统计,2022年,全县中药材12.86万亩,油茶13万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9.74万亩,发展百香果种植6万余亩,等等。品牌优势促进了主导产业的稳健发展,为民族医药及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