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10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据介绍,目前已经有来自150多个缔约方的约170位部长级代表和约30位大使,以及约70个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参会,参加代表人数超过1.7万人,创下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参会人数历史最高纪录。
大会期间,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各国政府相继开展上百场各种主题活动,中方的活动形式为“中国角边会”,共开展26场,主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进一步凝聚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共识,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富有雄心、平衡、务实、有效、强有力且具变革性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从江县委书记周崇军在首场会上分享了“山水相拥的农耕智慧--香禾糯”典型案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分享了从江县的农耕智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赢得了各界的好评。
具有“一家蒸饭,满寨飘香”美誉的从江香禾糯,是贵州从江世居民族千百年来利用当地特殊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培育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具有抗逆性强、耐贫瘠、米质优、营养高、味道好、香味浓等特点,是当地婚丧嫁娶和礼仪习俗中不可缺少的美食佳品。从江人民一直信守着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承诺,响应季节的变化,熟悉土地的秉性,来融入生养我们的大千世界。从江香禾糯的种植一直遵循“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批鸭”的传统农耕方式,稻田中的虾、螺、虫等为鱼和鸭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而鱼和鸭为稻田除虫、除草、松土、增肥,到秋季稻香、鱼鲜、鸭肥三丰收。这种世代传承的农耕模式,既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又有效防止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2011年,中国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从江一成不变的遵循,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是一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驱动农作物资源多样性的新型农家保护路径,真正做到了生产生活与生产环境协同发展,有效保护了遗传资源丰富多样的糯稻地方品种,为其他地区保护特色生物资源,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之路提供了范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