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江县东朗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四联双增”发展目标,以“党建+产业”为发展核心路径,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时下,苗谷村及关雄村的百香果、友谊村的朝天辣、党相村的灵芝陆续进入成熟期,一幅“小特产”撬动“大产业”“小村庄”迈向“大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聚力联心强技术,铺就产业“致富路”。东朗镇构建“镇党委统筹调度+村党支部具体落实+合作社协同联动+农技力量精准支撑”联动体系,聚焦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邀请农技专家下沉开展“靶向指导”、党员干部担任“双语技术专员”,推动种植技术本土化转化。关雄村党支部联合从江县百香果专班技术员实地指导百香果种植,提供从选种育苗、施肥、管护全过程服务;党相村高沙党支部借助驻村第一书记(高级农艺师)专业优势,破解种植技术瓶颈,为产业提质增效筑牢组织保障。目前,全镇开展产业技术指导30余次,解决产业种植养殖难题35个;党相村高沙党支部依托山林资源,发展林下灵芝种植21亩,预计每亩收益可达1.08万元。
产业联动强根基,打造特色“金招牌”。东朗镇各村党组织立足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苗谷村党支部通过“鼓楼议事”会、“板凳会”等方式,讲解惠民惠农政策,带领群众流转土地225余亩,建成137亩百香果种植基地、47亩甜笋种植基地、41亩高标准农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预计带动38户农户年均增收4万元;友谊村摆啊党支部引导群众“抱团”兴产业,打破以往农户分散种植的局面,集中连片种植特色朝天辣116.5亩,探索“订单式”产销模式,提前对接销售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破解农产品销路困境,实现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增效”的转变。
资源联享拓渠道,激活增收“新动能”。东朗镇党委搭建“村企对接”平台,着眼“新农人”培育优势,组织150余名党员群众参加县镇两级新媒体主播培训,着力开拓“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直播变农活”新赛道,助力特色产品打通“黔货出山”快车道。何文宽既是中共党员,也是本地网络主播,她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聚焦“三新农”开展百香果、灵芝等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通过直播间展示农产品、讲解种植过程,提前预售订单,以“党员带头闯”带动“群众跟着干”让更多群众尝到“数字经济”的甜头。
如今走进苗谷村及关雄村的百香果基地,藤蔓间挂满饱满的果实;友谊村的地里,翠绿的朝天辣缀满枝头;党相村的灵芝林里,一朵朵饱满的灵芝散发着菌香。放眼望去,党建引领下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欣欣向荣,让村子有了自己的“招牌”,让地里长出了“金疙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