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遭遇严重洪灾侵袭,为有效应对次生灾害风险,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灾后应急响应机制。立即组织百余名干部职工成立5支“防汛消杀突击队”,分赴农资仓库、渔港码头、屠宰场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抢险消杀工作,全面筑牢灾后安全防线。
紧急抢险处置,严控危化品泄漏风险。在受灾农资仓库,洪水浸泡致使部分农药包装破损、原液泄漏风险大增,技术干部们第一时间穿戴专业防护装备进入核心污染区,实施二级应急处置。分类封存:对泄漏农药按杀虫剂、杀菌剂等类别进行独立标识,使用防渗漏密封容器回收残液。物理隔离:设置双层警戒线,通过张贴警示标识,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域;
开展立体清洗,恢复生产基础设施。针对仓库、渔港、屠宰场等区域淤积严重问题,突击队采取“机械排水+人工清淤”协同作业模式。农资仓库:由局长带队,调用大功率抽水机作业,完成1100㎡仓储区域排涝,为能采用“高压水枪冲刷”工艺清除淤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莫东亲自下河抽水,同步对货架、墙体实施去污处理。渔港区域:组织30名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清淤行动。大家齐心协力,清理堤岸漂浮物1.2吨,疏通排水沟渠800米。屠宰场:由于污水倒灌导致的设备污染,突击队实施高压水枪初洗→烧碱溶液浸泡→清水终冲“三步清洗法”,累计完成5440㎡深度清洁,确保屠宰场恢复正常使用。
实施科学消杀,构建防疫安全屏障。根据不同场所特性,采取“分类施策、精准防控”策略。渔港专项消杀:开展“水面-岸线-设施”三位一体消毒,对渔船全面喷洒含氯消毒剂。屠宰场强化检疫监管:增设非洲猪瘟快速检测点,严格执行“入场畜禽凭证、出场产品达标”制度。仓储区域深度处理:对受污染地面实施“药剂喷洒+覆盖隔离”双重处理,使用广谱消毒剂进行两轮全覆盖消杀。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灾后防控成果。全县已形成“应急处置-全面清洗-科学消杀-效果评估”的完整工作链条。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核查作物受灾情况;
通过此次系统化、专业化的消杀作业,有效阻断了灾后疫病传播途径,为恢复农业生产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彰显农业农村系统干部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与责任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