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部门乡镇街道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从江县残联:“三层六点三精准”扎实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字号:

近年来,从江县残联聚焦残疾人服务需求,以党建为引领,探索“363”工作模式扎实抓好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通过采取“三层六点三精准”措施关爱扶持惠民生,扎实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三层面”共发力,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

一是加强县残联与相关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积极与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教科局、县医保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联动协作,加强信息互享。2023年共组织集中换证工作3次,上门评残33人次,将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纳入政府全额资助,养老保险按100元/年进行资助。通过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610人,其中公益性岗位506人。二是抓好乡镇、村残协建设,残疾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备齐村(社区)残协领导班子队伍,优先选聘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专职委员。目前,全县20乡镇(街道)共配备专职委员25人,发放专职委员补助共计10.925万元;投入27万元,加强村级残协规范化建设。三是发动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与县内各爱心企业牵线搭桥,对接残疾人就业,从江宏泽实业有限公司、皇家饼屋、怡家人等企业吸纳残疾人就近就业15人。广东狮子会资助困难残疾人共15人,救助资金7.5万元。在“助残日”期间,县内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举办义捐活动,募捐资金5万元,用于发展特殊教育。

二、“六个点”举措,推动残疾人重点工作。

一是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关键点,扎实抓好帮扶工作。2023年,帮助社区申报省级“阳光助残.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残疾人安置示范区创建,解决社区开展残疾人慰问活动资金2000元。二是以产业扶持为着力点,确实抓好残疾人创业就业。2023年从江县侗族生态米专业合作社获得了省级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扶持补助资金10万元;从江县增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州级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扶持补助资金4万元;通过走访深入全县各残疾人创业点进行调研,扶持15户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7.7万元。三是以兜底保障为落脚点,切实抓好残疾人民生工作。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截止2023年12月累计发放一二级重度残疾人资金284.392 万元,发放人次32322人次;开展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为8名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资金1.7万元;落实重度残疾人医疗、养老保险政策,3512名重度残疾人资助医保资金122.92万元,1595人重度残疾人资助养老保险资金15.95万元。四是以康复服务为突破点,确保应救尽救。主动对接省康复医院,为13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157名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实施0-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1人,落实康复救助资金38.472万元。向州残联申报7-14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0名,落实康复救助资金12万元。投入11.447万元与县卫健局共同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康复服务。五是以特殊教育为支撑点,切实抓好残疾人教育工作。配合县教育科技局做好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实现残疾学生教育“全覆盖”。扶持特校每年资金不少于7万元,资助残疾人大学生10名,共计2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前残疾儿童1名,共计0.3万元。六是以权益保障为着眼点,切实抓好残疾人维权工作。加大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宣传执行力度,利用法制宣传日开展残疾人学法用法专项活动,提高残疾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知晓度和维权能力。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向残疾人提供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委托代书、办理公证等法律服务。同时做好残疾人接访,为残疾人排忧解难,2023年,共接待来访残疾人12人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三精准”发力,落实残疾人权益兜底保障。

一是围绕残疾人康复,实施精准救助。主动对接省康复医院,于5月份省康复医院专家到从江县为13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主动对接贵阳东方骨科医院到基层一线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群体开展筛查工作,期间共筛查32人;二是围绕需求,精准实施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为实施好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精准掌握实施对象情况,拟定136户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一户一案,改造资金42万元;三是围绕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核实工作,精准掌握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为确保全县残疾人数据精准,每月底对全县残疾人信息进行核实,确保数据精准。2023年以来,通过主动作为,精准掌握疑似残疾人情况,通过动员和上门服务相结合,全县总共新办理残疾证410人,其中:一级99人,二级96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