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江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新国发2号、黔府发〔2022〕7号文件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持续构建农业现代化“三大体系”,大力推进“一药三香”产业提档升级,紧盯“三聚焦”强驱动,不断激发乡村产业振兴强大活力。
聚焦党建引领,擘画产业振兴新蓝图。从江县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不断强化政治功能。一是着力构建“党支部+”组织模式。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思路,着力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党支部+基地+农户”等组织模式,引导群众通过项目带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搭上致富“顺风车”。二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江县围绕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深度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区域布局、规模推进”发展要求,围绕中药材、百香果、香禾糯、香猪“一药三香”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6.18万亩,建成200亩以上相对规模化中药材基地29个,规模化基地总面积3.27万亩;全县建成规模化百香果基地种植2.49万亩,其中100亩以上基地61个1.99万亩;香禾糯种植面积已达6.1万亩,香猪存栏5.51万头,出栏3.56万头。三是大力推进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持续巩固提升“一药三香”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蔬菜、稻+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稻+”种养模式,打造3个亩产万元以上省级稻渔示范点,提升全县5.4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能力,提升“稻+”产品商品化水平,促进稳粮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新增“稻+鱼”0.4万亩、“稻+油菜”1万亩,累计“稻+”达12.96万亩。大力开展蔬菜“上山”行动,蔬菜种植面积达8.43万亩,产量11.37万吨,产值4.74亿元。
聚焦要素保障,厚植产业振兴新动能。从江县持续强化农业产业生产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水利设施提升,建立健全农业灌溉体系,全力推进2023年度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建有水库11座、水电站20座、山塘11座,全县水库、水电站及山塘现蓄水量13806.345万m3。二是实施农技推广强农工程。突出以培训乡土人才作为科技赋能农业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百香果产业“县、乡、村”三级技术人员包保机制。制定《从江县2023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工作方案》,成立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发动组织全县农业农村系统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累计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358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9个。三是实施山地农机化工程。加快推进2023年从江县山地农业机械化试点项目建设,全力加快实施“山地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设,打造山地农业机械化示范试点县。今年新增小型农业机械26台,农机总动力达21.1万千瓦。
聚焦市场建设,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从江县持续强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一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启动实施信用社、合作社、供销社“三社联建”工作,积极推进“村社合一”。加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持续做好示范社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培育千万级龙头企业8家,百万级合作社10家。二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试行主体名录,指导生产者规范出具合格证。鼓励和引导品牌主体加快商标注册。截至目前,从江香猪、从江椪柑、从江香禾糯、从江田鱼获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全县绿色食品认证7个,面积13040亩,有机食品认证11个,面积9779.35亩。三是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分级分类分层推进农产品加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采后处理与精深加工相结合,选择真尊、粤黔、九芗、康源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和百香果、中药材、香猪等具有精深加工潜力的单品,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打造。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保障能力,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56%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